Table of Contents
內側副韌帶 損傷,是運動員常見的膝關節傷害之一。
讓我們先來看一段30秒的影片,
這次的苦主是NBA的一眉道人Anthony Davis,
他在比賽中因為肢體碰撞的意外,導致左膝內側副韌帶損傷。
內側副韌帶 的損傷機轉
如同上面看到的影片,當膝關節的外側遭受直接撞擊,或是從事其他跟軀幹橫向運動有關的運動(如:滑冰),都會產生極大的『膝關節外翻力矩』。
當膝關節內側的穩定度不足以抵抗時,就可能造成內側副韌帶損傷。
內側副韌帶損傷時,可能會有下列症狀:
◎ 膝關節彎曲/伸直角度受限
◎ 內側膝關節疼痛
◎膝關節周圍腫脹
◎股四頭肌無力且萎縮
◎膕膀肌、腓腸肌、鵝掌肌腱緊繃或疼痛
特別要注意的是,內側副韌帶撕裂的當下並不一定會立刻腫脹,
若你的受傷機轉有顯著的膝外翻,
且伴隨「喀」等聲響請立刻求醫。
內側副韌帶 的解剖構造
Warren及Marshall是首次清楚描述內側副韌帶結構的先驅。
其可細分為三層。
內側副韌帶 之分層 | 解剖結構 |
---|---|
表層 | 主要由小腿深筋膜所組成,其覆蓋範圍包含縫匠肌、股四頭肌、腓腸肌以及膕窩。 |
中層 | 包含淺層內側副韌帶(s-MCL)、內側髕股韌帶(MPFL),以及後斜韌帶(POL) |
深層 | 包含後內側關節囊(PMC),以及深層內側副韌帶(d-MCL) |
以下兩張圖片示意了淺層內側副韌帶(s-MCL)以及後斜韌帶(POL)的接骨點,提供給專業人士參考。
內側副韌帶 具有穩定內側膝關節的重要功能
內側副韌帶 與維持膝關節內側的穩定度息息相關,是一主要的『靜態穩定器』。
它連同以肌肉、肌腱、筋膜為主的『動態穩定器』一起協同工作,
共同達成內側膝關節的穩定!
內側膝關節穩定器 | 涵蓋組織 |
---|---|
靜態穩定器(static stabilizer) | 包括:淺層膝內側副韌帶(s-MCL)、深層膝內側副韌帶(d-MCL)、後內側關節囊(PMC),以及後斜韌帶(POL) |
動態穩定器(dynamic stabilizer) | 包括:半膜肌、股四頭肌和鵝足肌的肌腱 |
當『靜態穩定器』與『動態穩定器』運作良好時,可以提供內側膝關節軟骨與內側半月軟骨保護,預防它們過度磨損,並抵抗膝關節外翻的力矩,預防傷害。
內側副韌帶 的理學檢查
臨床上我們會使用『膝外翻測試』來評估膝內側副韌帶的損傷程度。
此測試必須由專業人士執行,一般民眾請勿嘗試!
這邊必須要注意的是,膝外翻測試在肌肉痙攣時期即不適合操作,非常容易失真。
此測試的最好時機就是剛受傷的當下不久,肌肉尚未開始產生痙攣性的保護收縮之前。
若錯過了這個時機,我們可以選擇肌骨超音波檢查或是核磁共振,
另一方面,影像檢查也可以幫助臨床工作者排除其他組織的傷害。
膝內側副韌帶 的損傷分級
依據影像以及理學檢查,我們可以將內側副韌帶損傷分為以下三級:
輕度(第一級)
中度(第二級)
重度(第三級)
損傷分級 | 內側副韌帶損傷情況 | 膝外翻測試之關節鬆弛程度(joint line opening) |
---|---|---|
輕度 第一級 (grade I) | 內側副韌帶有些微的纖維損傷,且伴隨著局部壓痛,內側膝關節的穩定度尚可。 | 0–5 mm |
中度 第二級 (grade II) | 內側副韌帶有更多的纖維撕裂傷,疼痛的範圍較大,內側膝關節的穩定度下降。 | 5–10 mm |
重度 第三級 (grade III) | 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,內側膝關節穩定差,無法對抗外翻力量。 | >10 mm |
另外有臨床專家提出以核磁共振的影像來分類,可幫助臨床人員判斷是否適合以手術介入,
以下僅提供給專業人士參考。
內側副韌帶 的治療方針
在一些特殊的情況,內側副韌帶損傷可能需進行手術治療。
但大多數情況,會建議先以保守治療為優先考量。
以前我們曾經介紹過軟組織傷害的『Peace & Love』原則。
內側副韌帶損傷也屬於人體的軟組織傷害,
所以我們可以遵照『Peace & Love』的原則思考後續治療。
延伸閱讀:軟組織傷害的最新臨床指引-Peace & Love
但這邊有個小插曲需要注意:
『Peace & Love』的版本,是不建議冰敷的(avoid icing)。
但是在遇到「副韌帶損傷」時,我們需要變通一下!
因為我們知道,當膝關節在受到外翻力矩後,除了內側副韌帶損傷,也極可能同時伴隨關節腔內的損傷!
此時容易導致:
『關節源性的肌肉抑制』發生!
所以這時候反而要『冰敷』!
直到股四頭肌的力量與控制能力復原後,再慢慢遞減冰敷的頻率。
延伸閱讀:為什麼前十字韌帶已經動完手術,但股四頭肌還是會萎縮呢?
因此遇到內側副韌帶損傷時,
建議急性期使用『POLICE』原則。
內側副韌帶 損傷時改如何選擇護具?
如果只是輕度或中度的損傷,
可以在藥局、運動用品店等,
選擇有『側邊條』強化的護膝,
或是也可以使用運動貼布輔助。
但是重度的損傷(完全撕裂),
建議穿戴『樞紐』設計的膝支架!
這種膝支架通常需至醫院看診,
醫院會有配合的輔具廠商可提供。
當正確穿戴輔具時,
理論上症狀會得到改善,
若穿戴後反而更加不適,
一定要趕緊跟醫療人員反映。
無論是哪一種程度的損傷,
建議初期也配合使用腋下拐,
除了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,
也可避免產生步態的偏差。
內側副韌帶 的手術時機
Q:膝內側副韌帶損傷,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做手術呢?
A:好消息是,由於內側膝副韌帶周圍的血液循環供應良好,在第一級或第二級的撕裂傷,一般先建議做保守治療, 讓韌帶可以自行慢慢癒合。
但第三級的撕裂傷,是否該做韌帶重建手術目前仍有爭議。倘若選擇保守治療,但是未來韌帶癒合不佳,且出現慢性的外翻不穩定,長期來說可能會導致退化性關節炎發生,此時則會建議透過手術修復。
另外當出現下列幾種情況時,則建議手術修復:
1.有大的扯裂性骨折
(avulsion fracture)
2.伴隨脛骨平台骨折
(tibial plateau fracture)
3.伴隨前、後十字韌帶損傷
(cruciate ligament injury)
4.內側副韌帶卡入膝關節裡面
(intra-articular entrapment)
5.鵝掌肌卡在斷裂的MCL之間
(the Stener-like lesion of the knee)
Q:如果檢查發現,除了內側副韌帶損傷以外,若還伴隨前十字韌帶斷裂或內側半月軟骨的損傷,會如何建議手術?
A:有研究指出,延遲前十字韌帶手術重建的時間(研究建議受傷10週以後),內側副韌帶則採取復健等保守治療的話,「膝功能分數」在2年後反而稍佳,但這仍需要更多大型的研究支持。
這邊我聯想到了自己以前的臨床經驗也有吻合之處。
如果受傷後就馬上動手術的患者,當時膝蓋還處在僵硬、無力、腫脹的情況。而且在前十字韌帶手術後,又要馬上穿戴樞紐式膝支架,限制關節角度。這常常造成在術後初期復健的困難度。
反而延遲手術的患者,先經過一段時間的物理治療,待膝關節漸漸恢復一些關節角度、力量,以及消腫之後再去手術的話,後續的復健計畫也會執行得比較順利。
當然,何時可以動手術的時機,也不能完全相信文獻,這有賴於醫療人員的判斷以及與患者的溝通。
內側副韌帶 的運動治療
無論是否接受手術治療,
保守治療當中的運動治療都是不可或缺的,
運動治療的內容應由您的物理治療師根據個別情況訂定,完整的運動治療需包含:
◎ 關節活動度運動
◎ 肌力與肌耐力
◎柔軟度運動
◎步態訓練
◎平衡訓練
◎本體感覺訓練
還是必須提醒的是:不痛,不代表好了。
當『動態膝外翻』的現象尚未消失以前,都應繼續接受運動治療,
甚至選擇適當的鞋墊支撐足弓。
推薦閱讀:以髖關節為主導的運動治療-改善『 動態下肢外翻 』
延伸閱讀:髂脛束症候群 的迷思破解與治療建議
延伸閱讀:鵝掌肌腱炎/滑囊炎 是內側膝疼痛的障眼法
延伸閱讀:為什麼我的 膝蓋前面會痛 ?認識「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」
總結
相信你看到這邊,
應該對內側副韌帶的損傷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了。
只要聽從專業的建議,按部就班地配合組織癒合的時間,漸進式的做復健運動,或是手術治療。
一般都可以恢復得不錯!
免費訂閱的我的電子報,
一起學習成長!
參考文獻
- Kim C, Chasse PM, Taylor DC. Return to Play After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. Clin Sports Med. 2016 Oct;35(4):679-96. doi: 10.1016/j.csm.2016.05.011. Epub 2016 Jun 11. PMID: 27543407. 點擊前往
- Makhmalbaf H, Shahpari O.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; A New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MRI and Clinical Findings. A Guide for Patient Selection and Early Surgical Intervention. Arch Bone Jt Surg. 2018 Jan;6(1):3-7. PMID: 29430488; PMCID: PMC5799597. 點擊前往
- Saigo T, Tajima G, Kikuchi S, Yan J, Maruyama M, Sugawara A, Doita M. Morphology of the Insertions of the Superficial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and Posterior Oblique Ligament Using 3-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: A Cadaveric Study. Arthroscopy. 2017 Feb;33(2):400-407. doi: 10.1016/j.arthro.2016.07.030. Epub 2016 Oct 22. PMID: 27780652. 點擊前往
- Petersen W, Laprell H. Combined injuries of th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and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. Early ACL reconstruction versus late ACL reconstruction. Arch Orthop Trauma Surg. 1999;119(5-6):258-62. doi: 10.1007/s004020050405. PMID: 10447618. 點擊前往
- Rossi R, Dettoni F, Bruzzone M, Cottino U, D’Elicio DG, Bonasia DE. Clinical examination of the knee: know your tools for diagnosis of knee injuries. Sports Med Arthrosc Rehabil Ther Technol. 2011 Oct 28;3:25. doi: 10.1186/1758-2555-3-25. PMID: 22035381; PMCID: PMC3213012. 點擊前往
- Chen L, Kim PD, Ahmad CS, Levine WN.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ies of the knee: current treatment concepts. Curr Rev Musculoskelet Med. 2008 Jun;1(2):108-13. doi: 10.1007/s12178-007-9016-x. PMID: 19468882; PMCID: PMC2684213. 點擊前往
- D’Ambrosi R, Corona K, Guerra G, Cerciello S, Ursino C, Ursino N, Hantes M. Posterior oblique ligament of the knee: state of the art. EFORT Open Rev. 2021 May 4;6(5):364-371. doi: 10.1302/2058-5241.6.200127. PMID: 34150330; PMCID: PMC8183151. 點擊前往
- Clinical Orthopaedic Rehabilitation: A Team Approach. 4th Edition.